這是疫情過后第一個可以自由出行的五一,利用小長假到景點打卡成為很多人的首選。然而,在東風鍛造公司還是有很多人把打卡地選擇在了崗位,勞動成為他們眼中最美的風景。
“五一”小長假第一天,鑄造一廠清理車間依然一片忙碌,機械轟鳴、鐵花飛濺,拋丸機、自動打磨機器人高速運轉,運料叉車來回穿梭,清理線上的風動工具的蜂鳴聲和天車吊運的聲音交相呼應,員工們在各自崗位上一絲不茍地進行著標準作業(yè),整個生產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
為保證產品按期交付,清理車間五一長假期間只安排職工休息一天,一線生產人員和設備檢修人員共計100余人在“五一”小長假期間仍堅守崗位,加班加點趕工期、搶交付,全力以赴確保重點零件按期完成。
根據工廠統一部署,自5月份開始,某盤類零件的砂芯生產,將由一車間轉產到三車間。5月2日,假期過后第一天上班,一車間根據修芯作業(yè)指導書及標準作業(yè)指導書對三車間制芯人員進行帶砂實操培訓。經過1天培訓,所有員工均掌握了操作技能,為盡快完成轉產任務打下了基礎。
“雨天檢修,腳手架板子濕滑,大家一定要集中精神,嚴格按照安全要求作業(yè),確保人身安全?!?月3日上午8點半左右,鑄造一廠一車間檢修現場,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雨,分管領導匆忙趕到現場,給檢修人員進行安全提醒。由于5.1只停一天,原本計劃3天的中頻爐散熱塔檢修項目壓縮到2天。雨水敷面、積水的地面、濕滑的腳手架,都沒有影響檢修人員的工作干勁。最終在晚上7點20分,完成了80根盤管的安裝。
鑄造二廠的“五一”集中檢修在4月底就已全面展開。根據檢修計劃, “五一”檢修累計110項,其中重點改善項目6項,一般性自主改善項目10項。為了全面達成以改善為主檢修目標,各項目組主動克服維修人員緊缺困難,協調生產班組人員積極參與,參加檢修人員達到265人。
在清理車間指導檢修改善項目的裝備管理科裝備技術主任師何道明與維修團隊緊密配合,充分展示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雙核”作用,提前一天完成既定計劃并一次性通過調試。“這次通過技術改善,拋丸機的綜合清理能力能提升30%,故障率同比降幅能達到35%。”在現場配合的車間維修主管工種師肖炯信心滿滿地說。
“五一”假期,鍛造廠模具車間各生產工區(qū)依舊熱火朝天,員工們堅守崗位,全力以赴搶制備件,加工模具,生產客戶急需的零件,用辛勤和汗水詮釋勞動者之美。
在數控工區(qū),員工們僅僅休息了一天。5月2日,數控班全員到崗,恢復模具生產,加工前方正點開機需要的模具。他們熟練地調整好機床的坐標、速度、刀具的尺寸和深度等參數,加載程序,認真操控著數控銑床進行切削。雖然加工模具是件工藝非常復雜的事情,但是數控班的員工總是能手到擒來,以其嫻熟的技藝和對工藝的深入了解完美的完成生產任務。
同樣,機加工區(qū)的員工經過兩天的短暫休息,也在5月2日開始了零件加工。新能源生產線開足馬力,全力保障客戶需求的新能源系列零件。
每到節(jié)假日,就是備件加工最忙碌的時候。班長曹紅衛(wèi)節(jié)前就梳理了前方設備檢修需要加工的備件明細,早早就安排好了加工人員,只等前方設備備件一送到,就立即開始加工。班長曹紅衛(wèi)同其他9位備件生產員工,一天未休,隨叫隨到,全力保障80MN、63MN等鍛造設備備件交付。
5月3日,鍛造廠一車間里,3#40MN鍛壓機的邊上又多了一臺機器人,五一期間就要帶料調試。一車間保全工與自動化組一起進行做著最后一次線路檢查,所有人都很期待。在這5天里,小伙子們在現場摸爬滾打,從機器人的基礎找平定位,吊運就位,最終見證機器人行如脫兔,調試一次成功。從此,工人師傅們以后不用再摳料、再放料了,這是他們?yōu)楣S奉獻的最珍貴的“節(jié)日禮物”。
編輯:詹明星 校對:丁艷霞 審核:陳國松 撰稿:蔡雄偉、馬從久、肖成、郭云蘭、段江華、蔣文